共建共享,赋能成长——两位远方家人的青训营心声

发布日期:2023-11-10 浏览次数:330

10月20日至23日,安徽华人律师事务所首届青年律师人才训练营,在钟灵毓秀的合肥紫蓬山圆满举行。60名青训营学员封闭集结,开启“充电”模式。作为本场青训营的一大亮点,来自贵州他山律师事务所的刘乾植律师,宁夏辅德(中卫)律师事务所的马新律师,与华人所青年律师同吃、同住、同学习、同进步。华人所合伙人、青工委副主任高卫民律师与刘乾植律师、马新律师就青训营期间的心得体会、青年律师成长、律所之间共建共享等问题进行了一场访谈对话。

高卫民:热烈欢迎刘乾植律师、马新律师不辞辛苦,专程参加华人所第一届青年律师人才训练营。2023年8月23日,安徽省律师行业东中西部对口帮扶启动仪式在合肥正式启动,来自广西、贵州、宁夏三地的45家律师事务所与合肥市45家律师事务所“1对1”结对。华人所分别与贵州他山律师事务所、宁夏辅德(中卫)律师事务所签订了《“共建共享 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华人所依据两所律师的业务特点和实际学习需求,结合律所优势,有针对性地为两所律师制定了跟班学习方案,内容涵盖律所行政管理、律所业务发展、律所宣传工作、法律援助工作等多个方面。本次青训营也是华人所首届青训营,我们第一时间向你们发出邀请。四天共同学习的时间,我们彼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请两位律师谈一谈本次青训营期间的整体感受。

刘乾植、马新:我们能感受到组织这么重大的活动非常辛苦,开营之前华人所青工委就和我们对接,工作细致周到,在这里我们对华人所表示诚挚的谢意!这次青训营的课程搭配合理,有专业理论、实务技能,演讲礼仪,还有国学熏陶,我们受益匪浅。每天早晨的体育锻炼,更是展现了我们青年人的朝气与风采。青训营期间,我们与华人所青年律师们互帮互助、互学互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高卫民:哪些课程给你们留下的印象比较深刻?对以后类似活动有哪些建议?

刘乾植:开营时,华人所杨军主任铿锵有力的开营寄语,吹响了开营的号角,同时也激励着我们每一名学员全身心投入本次青训营。陶振全书记的党课别开生面,旁征博引,古文典故信手拈来,深情寄语青年律师提高政治站位、注重专业积累和认知提升。王新超主任讲述的华人所发展史,使我更全面了解了华人所历史和文化传承。“华夏弘正气,人和成大业”作为华人所的所训,诠释了华人所全体律师对初心的坚守和对法治事业的崇高追求!建议把青训营活动打造成华人所的常规化活动和亮点活动,使之成为青年律师成长交流的重要平台。

马新:对于本次青训营设置的《围庐律话之华人面对面--紫蓬夜谈》,我印象深刻。通过与华人所各位大咖律师进行交流,我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听完各位重量级嘉宾分享的执业经历后,我的困惑与焦虑基本消除,更加坚定了我对律师职业的执着。

另外,青训营微论坛的设置,我被同学们的积极与努力深深触动。原来真的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原以为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也是这样的点点滴滴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建议并且期待华人所青训营活动常办常新,不断推出精品课程,在安徽省乃至全国做出更大影响力。

高卫民:作为共建单位,你们希望华人所与贵所之间尤其是青年律师之间开展哪些更加深入的交流互动?

刘乾植:我希望我们青年律师之间,就专业理论提升、业务技能锤炼等方面多交流多互动,建立深厚友谊,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马新:我们希望能够更多地参加贵所举办的类似活动,希望我们所更多的青年律师能够有机会来华人所交流学习。因两地距离较远,希望贵所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些线上学习资源。我认为对口帮扶并不仅仅是业务能力上的帮扶,更多的是视野的开阔。

高卫民:建立健全律师行业东中西部对口帮扶机制,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西部地区人民群众法律服务需求的客观需要,解决律师行业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问题、实现律师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华人所将严格履行《“共建共享 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在党建互助合作,事务所内部管理经验协同,青年律师培养,专业委员会共建协作,业务帮扶协同等方面,与贵州他山律师事务所、宁夏辅德(中卫)律师事务所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共建。也欢迎你们能够常来华人所交流互动。

刘乾植、马新:谢谢,我们友谊地久天长!我们也诚挚欢迎华人所的律师同仁来所考察交流。